图书介绍
【扫描二维码阅读全文】
【作者简介】毛国聪,1988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。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文学写作,作品散见《人民日报》《四川文学》《星星诗刊》《经典美文》《散文诗世界》等报刊。已出版诗集《流浪归来》、长篇小说《生命之门》、思想随笔集《与上帝对话》、散文诗集《行走的感觉》等。
【内容简介】《镜子背后的女人》以邝放与编辑依倩的感情发展为线索,围绕男主人公婚姻破裂与仕途受挫,尤其是在经历大地震后,见证了灾难惨景,个人观念与情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开始直视内心,追寻本真。小说喻意深刻,积极地追寻大地震对人类生存的启示意义,正是在与地震的抗争中,人们找到了自我,健全了自身,完善了自我。
【精彩书摘】《镜子背后的女人》:
第一次走进广都城区,邝放发现自己的鼻子特别敏感。空气里稍有异物,就鼻塞、喉咙发痒,不停咳嗽、打喷嚏。他的鼻子能分辨几十种动植物气味的细微差异,无须导航就能准确无误地把他带到他想去的地方。一旦有人进入视野,他就能闻到人的味道,并以此决定是握手还是躲避。多年来,他都以气味来确定自己的好恶,通过鼻子来认识和判断这个世界。那时的邝放以为自己的鼻子将在这个社会发挥重要作用,仅靠鼻子就能干出一番事业。被选派到清水县任副县长期间,因为反对引进有异味的企业,成为他离开清水县的诱因。当天晚上,他在办公室里龙飞凤舞地写了一幅没有落款没盖印章的毛笔字“体味人生”,并精心装裱后挂在墙上。从此以后,他逐渐练就了一身虚与委蛇的闪避功夫,躲饭局,躲麻将纸牌,躲交往应酬,躲那些与他鼻子不合的人和事。他沉默寡言,守口如瓶,把自己刻意藏在肚子里。他既不推崇沉默的价值,也不害怕“一出声便俗”,而是担心一说话就把自己放出来。在不得不出现的场合,他宁愿默默无闻地躲在角落阴影里。他希望别人对他视而不见,最好是根本看不见他。
邝放从小就有躲藏天赋,喜欢跟小伙伴玩躲猫猫游戏,能随口说出一万个躲藏的地方。他躲起来,几乎没人能够找到他。他曾经藏在月亮上砍桂花树,躲在星星里睡大觉。邝家山如此之大,天空如此之高,世界如此丰富多彩,想躲就能躲,想藏就能藏,没有什么大不了的。
第一个让邝放心醉神迷的躲藏地是书,是费成文送给他的图画本《西游记》。父亲四处找他挖地种豆,母亲即使知道他在哪里看书,也总是说:“我没看见。”好像他一看书,母亲就看不见他了。有一天,他好奇地问母亲:“你真的看不到我吗?”母亲摸了摸他的脑袋,微微一笑:“你在看书,我咋看得到你?”
邝放以为书真的能把自己藏起来。躲进书里,就像藏在母亲怀里,他感到惊奇、温暖、安全。他相信世界上有无数神秘的隐形人,比他看到的有形人多。纳音大地震后他才明白,那是因为隐形人根本不屑世人知道他们的存在。
四十年前的腊月初五,邝放出生在邝家山的一间木屋里,与他的孪生兄弟邝勇相差几分钟。
邝家山距广都市中心一百一十三公里。在海拔一千六百八十七米的地方,有个泉眼,当地人叫它龙王泉。一年四季,冰凉的泉水汩汩涌出,在半山腰流出一方难得的台地、一片丰美的水草、比白云还多的牛羊。龙王泉流到邝家坝就不肯离开,盘桓成了一汪清澈的池塘。当地人把这池塘叫作邝家堰,把那条小溪叫作邝家河。多年以前,邝放的祖先在邝家河流经村子的地方,建造了一溜堤坝、一台水车、一座水磨坊,在邝家河两岸修房造屋,一代一代守着邝家河、邝家坝、邝家山。
邝放的父亲邝直,一辈子只有一次出了邝家坝。在75岁那年的2月29日上午10时整,他被人穿戴整齐地装进柏木棺材,停放在院坝中间。从父亲闭上眼睛停止呼吸那刻起,母亲就没喝一口水、吃一点东西、说一句话。出殡前,邝放把母亲扶到堂屋门口阶沿边的木椅上坐下。母亲双手平放在膝盖上,静静地望着夯土墙边的格桑花,直到所有的送葬人回来,都没动一下身子。这是她与丈夫分开时间最长的一次。
清晨的阳光刚刚穿透浓雾,端公邓世如就准时出场了。他是邝家坝地区最神秘的人,大人、孩子都对他充满了好奇和尊敬。他让生者既感到恐惧又感到安慰。再大胆的人也不敢对他有丝毫腹诽,只知恭恭敬敬、不折不扣地遵循他的一言一行。
邓世如身着星冠羽衣,踏罡步斗,在棺材前摆好罗盘、八卦、令牌、阴阳镜、桃木宝剑等法器,开始驱鬼逐魔,为邝直打通阴阳两界,开辟通往天堂之路。他点香烧纸,洒酒祭肉,手持黄纸符箓,嘴里念念有词,一会儿哼哼唧唧,一会儿咿哩哇啦,一会儿喃喃自语,好像在跟什么看不见的东西对话。那声音时而低沉,时而激昂,时而让人毛骨悚然,时而让人如坐云端。他的一招一式,吓得山风不再放肆,整个世界鸦雀无声。此时的他成了世界的绝对主角、一个伟大的演员,把祈求、争执、绝望、悲伤、欣喜表演得淋漓尽致,把周围的所有观众带进了他营造的情景里如痴如醉、无法自拔,要哭而不敢哭出声,想笑而不敢露齿。
所有的人或坐或站,紧张地望着他飘忽的身影,不敢移动半步。他们好像不是来参加邝直的葬礼,而是专门来观赏邓世如的表演。
邓世如在院坝中间手舞足蹈,高举桃木宝剑,向东南西北舞了六十四个金色光圈后,示意邝放把早已准备好的金色大公鸡给他。邓世如抓住公鸡的翅膀,刚才还乱叫的公鸡突然无声无息。他双手捧着公鸡,在棺材前恭恭敬敬地拜了三拜,然后,使劲掐了一下鸡冠,扯下一片鸡毛,在鸡冠上蘸上鲜血,把鸡毛“啪”的一声粘贴在棺材上,又随手把公鸡撂在地上,表示出丧时辰到了。
公鸡丢了魂似的呆头呆脑,趴在青石板上不再扑腾。
领头抬匠一声吆喝,八个大汉便抬起棺材,由邓端公开道引路,在江春发的乐队陪伴下,慢悠悠地穿过邝家堰,绕过鹿溪河、王家湾、程家沟、断头崖,大汗淋漓地爬上了邝家山。那是邝直一辈子最风光、最享受的一次。纳音大地震发生前,他依然安静地躺在老屋后山的墓地里。
邝直的葬礼热闹异常,全村人都到了。送葬队伍踏云踩雾,绵延差不多一公里。邝放非常难过,不仅因为死者是自己的父亲,也因为自己正端着灵牌、领头把父亲送上山土葬。一路上,离开送葬队伍,恨不得代替父亲去死的念头一直缠绕在他心里。在纳音大地震灾区寻找父母坟墓时,他老是听到嘈杂的声音重复一句话:“就是你,埋葬了你的父母。”
……
【精彩书评】★这部小说有大地震之后余震不断的感觉,我不是指故事的奇崛与细节的丰富,而是指当今社会世相与人性搏斗的那种震颤。这种震动是能够引起读者谐振的。
——著名诗人、影视剧作家、中国作家协会影视委员会副主任,黄亚洲★用诙谐、幽默、诗意横生的笔触,抒写纷繁复杂的人生和社会,将痛苦写出笑点,将大地震写得举重若轻,毛国聪先生做到了。你用不着担心几十万言会显冗长,看完全书,你反而觉得意犹未尽。
——著名报告文学作家、文学评论家,孙侃
★欲望奔涌下人性的对垒,灾难突至问真情的拷问,岁月狰狞中生命的写真。情欲与放纵,撕裂与博弈,无奈与妥协,平庸与挣扎,于人生的原点逼问人生,在历史的深层勾错历史,刁蛮冷诮,几声叹息。麾狂狷,激不羁,发空谷之足音,续史骚之遗韵。
——浙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朱首献
更多图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