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位置:首页 > 好书荐读 > 女性阅读

《何必活得那么辛苦》

更新:2020/12/11 19:40:13      点击:
  • 作  者   蔡澜著
  • 索书号   
  • 馆藏地   

图书介绍

【电子图书链接】https://book.duxiu.com/bookDetail.jsp?dxNumber=000018360063&d=A9EC71D11190BD2F28F5E1A25FFC575E&fenlei=09031103&sw=何必活得那么辛苦

【作者简介】蔡澜,作家、美食家、旅行家、电影人,《舌尖上的中国》总顾问,《开讲啦》特邀讲师,与金庸、倪匡、黄霑并称“香港四大才子”。 

生于新加坡,青年时留学日本学习电影制作,之后长期任职“邵氏”“嘉禾”两大电影公司。 
监制过《快餐车》《龙兄虎弟》《福星高照》等多部成龙主演的电影。 

著有畅销书《蔡澜旅行食记》、“致青春”系列、“蔡澜寻味世界”系列等。

【内容简介】《何必活得那么辛苦》 

读书,写作,听爵士乐,练书法,拍电影,玩手杖,研究西装…… 
这是蔡澜的优雅生活。 
旅行,做“网红”,开网店,听录音书…… 
这是蔡澜的不老生活。 
针灸,得湿疹,回忆过去,笑看生死…… 
这是蔡澜的苦乐生活。 
你的生活是什么样的?披星戴月,“996”? 

何必活得那么辛苦?快和蔡澜一起痛快地“玩”生活!

【精彩书摘】听书者 

青岛出版社刚刚为我出了两本书—《忘不了,是因为你不想忘》和《爱是一种好得不得了的“病毒”》,编辑贺林十分用心,请了第一流的人才设计封面,用了最好的纸,十分感谢。 
受他邀请,出席了上海书展,位于上海展览馆。这座大厦建于一九五五年,是所谓的“俄罗斯古典主义”建筑风格,丑到不得了,像蛋糕多过像建筑物。但是看到年轻人在雨中一圈圈地排队,还要买门票入场,非常之感动。不管电子书将会多发达,纸质图书永远不会被替代,爱书者将一代代地传下去。只要接触过一次书香,人们便会永远地忘怀不了。 

最爱侦探小说 
会场挤满了人,所展书籍多不胜数。我走了一圈,就是没有看到录音书的摊位,要是在英美的话,它们会占据书展的一个位置。二〇一六年,录音书总销量是六十四亿美元。畅销书一出版,必有相应的录音书跟着这个市场,绝对不容忽略。 
谁会买录音书呢?绝大部分是一班花时间在交通上的人,与其听那些没有用处的咿咿哎哎的流行曲,还是听录音书有益。 

我在多年前已经上了听书的瘾,它已成为我旅行时不可缺少的伴侣。在车上看书会头晕,听书最为舒适。当今我临睡之前也一定听的,像孩子听妈妈说故事一样,听呀听呀,就入睡了,这是多么美妙的一种感觉。 
最初是买CD(光盘)听,经过外国书店必进去找,大型书店必有一专柜出售各种各样的录音书。从小说到传记,还有各类的幽默小品,我都能轻轻松松听完。美国有一个网站叫Audible(亚马逊有声读物),各位不妨去试听。 
偶尔也听一些经典的文学著作,像《堂?吉诃德》和《罪与罚》等。但始终喜欢侦探小说,由福尔摩斯听起,到老太太克里斯蒂,重听又重听,百听不厌。发现最近写得好的有Jo Nesbo(尤?奈斯博),他的《雪人》也快被拍成电影了。另外层次没那么高的有Daniel Silva(丹尼尔?席尔瓦),写了一连串的杀手故事。这位作者还没有受到好莱坞的重视,但今后他的作品也一定会像“007”一样一集集拍下去。 

《罪与罚》和Daniel Silva 的作品都是同一个人读的,此君叫George Guidall(乔治?吉多尔),已被誉为“录音书帝王”。他一共读了一千三百本书,都令人听得着迷。有些听众还会不顾书的作者是谁,走进书店或图书馆说:“给我一本George Guidall 读的书!” 
Guidall 也相当会自嘲,他说有人告诉他:“我老婆认为你的声音很性感,现在看到了你,就不必担心了。” 

在二〇一七年已经七十九岁的他,平均要花三至四天才可以录完一本书。他说最好是不必见到作者,否则会被他进行种种限制。选什么作品来读呢?他有原则的,太注重色情与暴力的不适合他的胃口,他有绝对的选择权。 
“我不过是一个演绎者,但在读一本书时,我就变成了这个作家,尽量把书和听者的距离拉近,但我也知道我自己的地位,我不过是一只寄居蟹,躲在人家的幻想里面。”他说。 
“读一本书不是大声念出来就行,各种人物要有各种声音。有时一本书里有几十个人物,声音有时要变男的,有时要变女的。最近我听说有一间诊所,专门教那些男的变性人,怎么说话像一个女人,我真想去上几堂课呢。”他幽默地说,“在我的录音间里,我放着一双红色的女人鞋,录音时穿上去,看看会不会女性化一点。” 

最新听的,是一连串的《警察厅长布诺》,由一个叫Martin Walker(马丁?沃克)的英国人写的以法国乡村为背景的侦探小说,结合了悬疑和美食,人物十分可爱,一听就不能罢休。 

肯试,才有可能成功 
我们在香港曾努力推广录音书,但都不成气候。在内地,出版商的第一个反应是:“投资了那么多钱,会不会给人一下子盗版?” 
当今,防盗版的技术已愈来愈进步,做得最有规模的是《金庸听书》,可以一本本买,或者一整套买,我早已购入,重温各部金庸小说。可惜听起来没有外国的录音书那么顺畅,但这只是小瑕疵,大毛病是临睡前一听,就不想睡觉了。 

趁着这次书展,又与青岛出版社聊起出录音书的事。青岛出版社是一个很年轻且很努力的机构,曾经请人念一些我的书给我试听,但选的声音都很苍老,与我的轻松内容有点距离,这次他们说要重新组织一下。 
怎么出呢?我建议外表和原著一样,打开了就是一张CD 和一本书,读者要看要听都行。如果读者对录音书没有兴趣,也可以当成买一本书送一张录音CD 当赠品,不妨尝试。我一直说:“肯试,成功的机会是五十对五十;不试,成功的机会是零。” 

目前,录音书有兴起的迹象,内地一个叫“喜马拉雅”的网站已有很多人听。肯开始,就已经是踏出第一步了。希望这个市场能日渐成熟,也是爱书人的另外一个读书途径,好事一桩。
更多图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