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周一书   weeklybooks
    无分类
最新发表   New
搜索   Search
你的位置:首页 > 每周一书

《新世纪谁还忧伤:李辉访谈录》

2022/4/17 19:17:01      点击:    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【微信扫描二维码阅读全文】

【作者简介】李辉,1956年出生于湖北随县(今随州市),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,同年,在《北京晚报》担任文艺记者和文学副刊编辑;1987年11月至今,任《人民日报》文艺部副刊编辑,主要从事传记、随笔写作。主要作品有《胡风集团冤案始末》《沈从文与丁玲》《沧桑看云》《百年巴金》《封面中国——美国〈时代〉周刊讲述的故事》《传奇黄永玉》等,译著有《枯季思絮》《福斯特散文选》《走进中国——美国记者的冒险与磨难》《中国故事绘本》等。1998年,散文集《秋白茫茫》获全国首届鲁迅文学奖。2007年,因在《收获》开设的专栏“封面中国——美国《时代》周刊讲述的故事”,获第五届“华语文学传媒大奖”之“2006年散文家”奖项。同年,《封面中国》一书被评为全国“十大好书”。2014年,因《绝响——八十年代亲历记》一书,再获“华语文学传媒大奖”之“2013年散文家”奖项。

【内容简介】本书为一本访谈录,整理收录了作者李辉近年来对王世襄、陈思和、林贤治、马悦然等著名学者的访谈文章,内容广泛涉及文学、艺术、思想、文化等领域,既具有较为重要的思想价值,引人思索,又因其访谈的形式,显得生动不拘,可读性强。

【序言】自序

  从小爱与人聊天,未想到,这一习惯,成为后来记者职业必备的一种技能:采访、对话。
  “与君一席话,胜读十年书”,此言极是。三十几年前,在复旦大学与陈思和兄开始研究巴金,我们与恩师贾植芳先生聊天,拜访巴金和他在上海的老朋友吴朗西、毕修勺,教科书和作品之外的往事细节与文坛掌故,把我们带进消逝的场景。年轻的我,顿时有了触摸历史的质感,仿佛自己伴随着他们置身其间。
  这种感觉,妙透了,令人陶醉。
  1982年至今,做记者转眼就是34年。实际上,34年,我只做了一件事——不停地与人聊天、对话,然后,在此基础上,写感兴趣的人物,展开自己觉得值得深入的话题。坦率地说,没有与众多人物的访谈,就不可能写出《文坛悲歌——胡风集团冤案始末》《巴金传》《浪迹天涯——萧乾传》《沈从文与丁玲》《摇荡的秋千——是是非非说周扬》《世纪之问——来自知识界的声音》《人在旋涡——黄苗子与郁风》《传奇黄永玉》等这样一些作品。
  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