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未来记忆》
【扫描二维码阅读全文】
【作者简介】
西吉茨蒙德 • 科尔扎诺夫斯基(1887—1950),俄国伟大的小说家、剧作家之一,堪称“被划掉的大师”。一生中,他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文学阅读和写作上,在一间类似牢房的房间里,持续写作了近20年,生前却未能出版一本书。1989年后,他的作品被陆续出版,一鸣惊人,界认为其可与博尔赫斯、斯威夫特、爱伦•坡、果戈理、卡夫卡和贝克特比肩。
【内容简介】
《未来记忆》是科尔扎诺夫斯基写于20世纪20年代的一部哲学化的、带有寓言式幻想的短篇□□集。七个故事展现了科尔扎诺夫斯基无限的想象力、黑色的幽默和惊人的讽刺力度:在第一篇□□《扩方灵》中,一个住在狭小公寓里的□人在自己的小房间里迷了路,因为他的小房间被一种“扩方灵”神奇地扩大了;《书签》描绘的是一系列怪异故事——一座发疯的埃菲尔铁塔,一只被困在高楼壁架上的流浪猫,一场哀宴等;《别人的主题》虚构了一个靠兜售哲学体系和人生格言为生的流浪知识分子;《支线》中,一名通勤者阴差阳错地到了一个“噩梦成真”的地方;《红雪》讲述了一个出门找工作的人,偶然发现在为逻辑而排队的人们,但他没有加入队列,因为他无法保证这种逻辑会持续存在;在《理性的第十三种范畴》中,善于交际的□□错过了自己的葬礼;而在本书的同名故事《未来记忆》中,发明时间机器的沙特尔瞥见了遥远的、光辉灿烂的未来。
【精彩书摘】
扩方灵
外面传来了一声轻轻的敲门声:笃。停下。再敲——稍响,生硬:笃笃。
苏图林没有从床上起身,他习惯性地伸出一个大脚趾勾住门把手,一拉。门摇摇晃晃地打开了。门口站着一个高个子灰衣□人——恰如暮色透入窗棂的那种灰,他的头抵着门楣。
苏图林还没把他的脚放到地板上,那人就迈进了房间,并迅速地将门推回门框。他先是推了推一面墙,然后又推了推另一面,一个公文包在他猿臂般的长胳膊间来回晃荡,他说:“哈,一个火柴盒。”
“什么?”
“您的房间呀,我说它像个火柴盒。多大面积?”
“八平方米多一点。”
“看来差不多。我能坐下吗?”
苏图林还未来得及开口,来客就坐到床边,匆匆地打开他那个鼓胀的公文包。他压低嗓音,用耳语般的声音说:“我是来出差的。您瞧,我,也即我们,正在进行,怎么说呢……这么说吧,进行一种试验。目前还不能公开。我不藏着掖着:国外一家有名的公司对我们这个项目很感兴趣。您想开灯吗?不,不必麻烦了,我只待一会儿。接着说,我们发现了——目前这还是个秘密——一种可以让房间扩大的药剂。怎么样,您不想试一下?”
那陌生人的手嗖地从公文包里抽出来,递给苏图林一根黑色细管。管子有点像颜料管,盖子紧拧且带有铅封。苏图林好奇地摆弄着光滑的管子,房间里虽然阴暗,但他还是能清楚地认出标签:QUADRATURIN(扩方灵)。他一抬眼,恰好撞见他的对话者目不转睛地盯着他。
“那么,您要了?价格?噢,它是免费的,为了做广告。您只需要,”来客一边迅速地翻阅从公文包里拿出的一本账簿,一边说,“在这里签个字。算是一份简短的证明。笔?用我的吧。签哪里?在这儿,第三行。好嘞。”
账簿合上,客人起立,转身,走向门口……一分钟后,苏图林开了灯,扬起眉毛,困惑地思忖着那几个清晰突显的字:扩方灵。
他凑近查看,发现这个锡盒包装严密——如专利产品代理制造商的常规做法——外层包有一张薄薄的透明纸,纸的两端被紧紧粘在一起。苏图林撕开那层纸护套,展开卷起的透明纸,那上面写道:
使用说明
将一茶匙扩方灵溶解于一杯水中,用一块湿棉绒或一块干净抹布蘸取溶液,涂抹于需要扩大的房间内壁。该混合液不会留下痕迹,也不会损毁墙纸,还能顺带消灭臭虫。
此前,苏图林只感到不解。而此刻,他的困惑渐渐被另一种强烈且不安的感觉所取代。他站起来,试着从一个角落走向另一个角落,然而房间的两个墙角距离太近了:踱步几乎就是原地打转,从大脚趾转到脚后跟而已。苏图林突然停住,坐下,闭上眼睛沉思:我为什么不……如果,假如我……会怎样呢?他左手边是隔壁房间,距离他耳朵不到三步远,那里有人正将一枚铁钉敲入墙内。锤子不断地敲击,梆梆作响,如同击打在苏图林的脑壳上。他揉揉太阳穴,睁开眼,那根黑管子躺在一张窄桌的中央,而那张桌子好不容易才将自己插到床、窗台与墙壁之间。苏图林撕开圆形铅封,旋脱盖子。一股苦辣味从圆形开口处飘出,这味道让他的鼻孔愉快地张大。
P1-3
- 上一篇:《达芬奇的笔迹》 2024/5/26
- 下一篇:百年瞻顾谋治国——读习近平《谈治国理政》 2015/4/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