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周一书   weeklybooks
    无分类
最新发表   New
搜索   Search
你的位置:首页 > 每周一书

《春申君黄歇》

2021/1/2 16:10:13      点击:    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【电子图书链接】https://book.duxiu.com/bookDetail.jsp?dxNumber=000018619458&d=30CA82E28A3BE41EB74AF1B0A195B001&fenlei=0903091202&sw=春申君黄歇

【作者简介】曹雁雁,河南郑州人,历史小说作家,中国作家协会会员,河南省直五一劳动奖章、河南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,河南十大风尚女性,河南省直媒体记者、编辑,河南省商城县文联名誉主席。代表作长篇历史小说《孙叔敖》《息夫人》《大清相国周祖培》《吴其濬》等,分别被多所美国常春藤联盟大学图书馆,纽约、旧金山、洛杉矶等州市图书馆,以及中国国家图书馆、首都图书馆、中共中央党校图书馆等相关机构馆藏。

【内容简介】春申君黄歇,出生于楚国属国黄国(今河南省潢川县)。战国四公子之一,学问通达,门客三千。生在强楚转衰之际,秦楚大战,楚国郢都沦陷,东迁于陈。逆境之下,楚襄王无奈求和,加黄歇太子太傅。黄歇临危领命,随太子熊完质秦。赴咸阳路上,异常艰辛,秦使慢待之下,冰雹风雨之中,与秦军失散,最终取道魏国,拜访信陵君,救下落难垂死的范雎。

  质秦十年,熊完被软禁在咸阳行馆,受尽宣太后和秦昭王母子的冷遇。杀戮的刺激,姬妾的监视,及至昌平夫人被害,世子昌平君被隔离,让熊完性情暴躁心灵扭曲。黄歇不仅要顾全太子的安危,还要为国事与秦王周旋,更要在秦王的严密封锁下建立与楚国沟通信息的渠道。为了防止太子处于孤立无援的绝境,黄歇先后取得行馆戍卫王龅、客卿范雎和华阳夫人的信任,为日后归国埋下伏笔。
  楚襄王薨逝,子兰发动政变。黄歇设计令熊完转道魏国归楚,自己则留在咸阳与秦王冒死周旋。秦王得知熊完离境,迁怒黄歇,范雎拼死劝说,保全了恩人的性命。黄歇保太子熊完安全归国,巧妙平定了子兰之乱,拥熊完继位,获封春申君。后升为令尹,领吴越荒蛮之地,苦心经营,终成富邑。令尹监国,先罢倡优,后灭鲁国,联合赵魏韩共却强秦。然有赵人李园李环兄妹,借熊完无子嗣之机,媚惑上位,诞下二子,并进谗言于熊完,陷害黄歇,最后将黄歇杀害。
  数年后,秦王赢政灭掉六国,黄歇与楚国,成了历史。
  他是战国四公子之一,门客三干,封地数百里;
  他是楚国末代贤相,以一己之力完成楚国最后一次中兴;
  他生于忧患,成于雄才,立于智谋,却死于阴谋;

  他就是历史上的悲情英雄——春申君黄歇。

【精彩书评】读历史小说不可错过春秋战国,看战国四公子不可错过春申君,了解春申君,首推曹雁雁。这里是热血杀伐的战场、凄美烽火的宫廷,是舌战群雄的气度、名满七国的传奇!全书十二章,全方位立体而生动地谱写了贵族君子的最后盛宴,撬动了一个全新时代的霸气开场,是一部蕴含史料的精华之作。

——茅盾文学奖获得者、著名作家 周大新

春申君是楚国晚期一位重要政治人物,他虽然希冀以一已之力力挽狂澜,但终以悲剧性的结局为后人留下慨叹。作家怀着对家乡信阳历史文化的敬畏和深情,在写出了孙叔敖、息夫人等系列楚国人物群像后,再现了春申君这个风流倜傥而又充满政治智慧的文学形象。春申君属于楚国,但也属于我们这个时代以及养育他的土地,属于民族和社会。但愿更多的读者通过这本小说走进立体丰满的春申君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

——著名出版家 周百义

【精彩书摘】《春申君黄歇》:

  风声与叫喊声一起在鱼同耳畔掠过,玉簪落地一断为二,青丝漫天狂舞。
  守将没有看清袭击他的到底是何人,只眼睁睁看着一匹快马如流星般融入夜色。守将吹响号角,急促的长鸣声惊醒了还在睡梦中的宫殿。城门紧闭,全城戒严。
  鱼同在王城内躲避,但随着戒严的号角,内城的亲贵大臣府邸都亮起了灯。搜捕的人接踵而至,鱼同再无处可逃。
  鱼同暂时藏身在暗巷里,想着此时的庄辛估计也进宫去了,此时再折返必然不遇。侍卫跟得太紧,她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找个可靠的人和可靠的地方藏身。鱼同冷静细想猛然想起了一个人,心里打定主意。
  “去吧,帮我引开他们!”鱼同脱下华服挂在马背上。马儿昂首嘶鸣,往另一个方向冲去,远处灯火阑珊的地方,人声嘈杂。
  驿馆的房舍矮小简朴,在微亮的夜幕下如俯卧在宫殿脚下的泥丸。小窗荧荧,照亮了黑暗。
  “公子歇,请开门。”
  灯下整理书卷的黄歇吃惊不小,竟有女子唤他?在这深夜的驿馆外,莫非有鬼魅?
  黄歇起身取下壁上的宝剑,开了门,闪在一旁。鱼同披头散发闯了进来,直直地跪在了黄歇面前。
  好敏捷的身手!
  “小女是庄辛大人的贴身侍卫鱼同,深夜搅扰,有急事求公子相助。”鱼同扫了周围一眼,才小声说道,“事关太子。”
  “鱼同?”黄歇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女子,迅速回想起了过往的事,“好像庄辛先生身边有个洗棋子的小丫头叫鱼同,长这么大了么?”
  “洗棋子的叫鱼跃,比小女小一岁。小女专管庄辛大人书房的笔墨油灯,公子可还记得?”
  “哦,正是,是我记混了。”
  “公子一别故国就是六载,一时没认出小女是常理。”鱼同谨慎地将书信与东官发生的异常情形一一讲来。
  “你且起身,地上凉。”黄歇接过书信,思虑片刻,果断打开书信阅读起来。
  鱼同大惊失色,劝道:“公子,没经过大王允许,私拆信笺可行么?”
  黄歇不着急回答,看完书信才说:“事有轻重缓急,关乎太子安危,即使大王要治我死罪也不足惜。你想,能悄然无声杀死太子的近侍,绝非常人可为。我看了书信,果然人是太子处死的。眼下第一要务,务必寻找到太子。”
  鱼同疑惑:“太子为什么要杀死侍婢逃跑呢?天亮之后他就要去秦国了呀。”
  “个中因由,难以细讲,进宫要紧,你随我一起去。不必担心,我会拼力保全你。”黄歇低头一瞧,惊道,“你怎么赤足,鞋呢?”
  “小女来时匆匆,手无兵刃,只能脱下鞋子充当小剑,打伤侍卫夺门而逃。一时心切,也顾不得狼狈了。”
  “天还凉着呢,我这里也没有女人的鞋袜,只有一个小厮的旧衣你或许可以穿,只能委屈你将就了。”
  “岂敢,多劳公子费心。”鱼同换好了衣裳,忙着绾发。
  “我这根簪子长些,你用正合适,给你吧。”黄歇取下头簪递给鱼同。玉簪本是冰凉的,但从黄歇发中取出,略带温热,鱼同手心一暖。
  天未亮透,黄歇带着鱼同匆匆赶到了宫殿前。黄歇上前对守将耳语一番,守将惊慌失措立即通传。鱼同不知黄歇使了什么法术,竟能这么顺利进宫。
  大殿之上,黄歇简要说明了来意,并将书信呈上。太子夜半失踪,举座皆惊。
  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