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子共读   qzgd
    无分类
最新发表   New
搜索   Search
你的位置:首页 > 亲子共读

《张居正直解<论语><大学><中庸>》

2020/12/5 19:12:40      点击:    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【电子图书链接】

上册:https://book.duxiu.com/bookDetail.jsp?dxNumber=000030272003&d=21F14124E1F9BFD15E102B4A0E0C29CC&fenlei=02040302&sw=%E5%BC%A0%E5%B1%85%E6%AD%A3%E7%9B%B4%E8%A7%A3

下册:https://book.duxiu.com/bookDetail.jsp?dxNumber=000030423899&d=D1A2F9D018EF08236DC65CA0E2ED001B&fenlei=02040302&sw=%E5%BC%A0%E5%B1%85%E6%AD%A3%E7%9B%B4%E8%A7%A3

【作者简介】张居正,字叔大,号太岳,谥号“文忠”。祖籍湖广江陵(今属湖北)。明代政治家,改革家,中国历史上优秀的内阁首辅之一。嘉靖二十六年中进士,万历皇帝登基后为首辅。张居正辅政之时,曾任万历皇帝的老师,为其讲解《论语》《孟子》《资治通鉴》等书。其著作有《张太岳集》《书经直解》等。

【内容简介】先读《四书》,后读经、史,是历代帝王必修之大纲。《四书直解》是明代两朝帝师、万历首辅(宰相)张居正同翰林院讲官专为万历皇帝量身定做的宫内读本。而万历皇帝即位时只有十岁,讲稿用明代白话文写成。张居正用“四书”教育皇帝,要让万历皇帝做一个像唐太宗那样开明的君主。 

  《张居正直解<论语><大学><中庸>(套装上下册)/帝师教科书》是当时张居正和翰林院的讲官们对“四书”中的《论语》《大学》《中庸》进行讲解的讲稿,内容翔实,深入浅出,通俗易懂。同时融入了张居正等人对历代王朝兴衰的总结,以及对重大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和锐意进取的改革思想,其微言大义,永为后世之借鉴。

【精彩书摘】张居正直解<论语><大学><中庸>(套装上下册)/帝师教科书》: 

  学而第一 
  【原文】 
  子日: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 
  张居正直解 
  学,是仿效。凡致知力行,皆仿效圣贤之所为,以明善而复其初也。习,是温习。说,是喜悦。孔子说道:“人之为学,常苦其难而不悦者,以其学之不熟,而未见意趣也。若既学矣,又能时时温习而不间断其功,则所学者熟,义理浃洽,中心喜好,而其进自不能已矣,所以说不亦说乎!” 
  朋,是朋友。乐,是欢乐。夫学既有得,人自信从,将见那同类的朋友皆自远方而来,以求吾之教诲。夫然则吾德不孤,斯道有传,得英才而教育之,自然情意宣畅可乐,莫大乎此也。所以说不亦乐乎! 
  愠,是含怒的意思。君子,是成德的人。夫以善及人,固为可乐,苟以人或不见知,而遂有不乐焉,则犹有近名之累,其德未完,未足以为君子也。是以虽名誉不著而人不知我,亦惟处之泰然,略无一毫含怒之意。如此则其心纯乎为己,而不求人知,其学诚在于内,而不愿乎外,识趣广大,志向高明,盖粹然成德之人也。所以说不亦君子乎!夫学,由说以进于乐,而至于能为君子,则希贤希圣,学之能事毕矣! 
  【原文】 
  有子日:“其为人也孝弟,而好犯上者,鲜仁矣;不好犯上,而好作乱者,未之有也。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。孝弟也者,其为人之本与!” 
  张居正直解 
  有子,是孔子弟子,姓有,名若。善事父母,叫作孝;善事兄长,叫作弟。犯,是干犯。鲜,是少。作乱,是悖逆争斗的事。有子说:“天下的人莫不有父母兄长,则莫不有孝弟的良心。人惟不能孝弟,则其心不和不顺,小而犯上,大而作乱,无所不至矣。若使他平昔为人,于父母则能孝,尽得为子的道理,于兄长则能弟,尽得卑幼的道理,则心里常是和顺,而所为自然循礼,若说他敢去干犯那在上的人,这样事断然少矣。”夫犯上,是不顺之小者,且不肯为,却乃好为悖逆争斗大不顺的事,天下岂有是理哉!夫人能孝弟而自不为非如此,可以见孝弟之当务矣。 
  务,是专力。本,是根本。为仁,是行仁。有子又说:“天下之事,有本有末,若徒务其末,则博而寡要,劳而无功。所以君子凡事只在根本,切要处专用其力。根本既立,则事事物物处之各当,道理自然发生,譬如树木一般。”根本牢固,则枝叶未有不茂盛者。本之当务如此。则吾所谓孝弟也者,乃是行仁之本与。盖仁具于心,只是恻怛慈爱的道理,施之爱亲敬长,固是此心推之仁民爱物,亦是此心,人能孝弟,则亲吾之亲,可以及人之亲,长吾之长,可以及人之长,至于抚安万民,养育万物,都从此充拓出来,而仁不可胜用矣!然则行仁之本,岂有外于孝弟乎!学者务此,则仁道自此而生矣!《孝经》孔子说:“爱敬尽于事亲,而德教加于百姓,刑于四海,此天子之孝也。”有若之言,其有得于孔子之训欤? 
  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