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我怕!我怕!我害怕!》
2020/12/11 19:36:21 点击:
【作者简介】翟晓敏,儿童家庭教育研究者,出版教育类作品多部,如《孩子不听话,父母怎么办?》《隔代教育须注意的100个细节》《决定孩子未来的50种优秀品质》《亲子共读经典故事》《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忠孝礼廉故事》等,深受读者喜爱。
【内容简介】被抢了玩具也不敢说;
被打了只会在角落哭;
开始变得焦虑、胆怯;
……
让妈妈又心疼又气愤又担心的事,莫过于孩子在幼儿园被其他小朋友欺负!我们都清楚,经常被欺负的孩子,很容易变得胆怯、自卑,不敢和同伴交往,甚至会形成懦弱和逃避的性格!
妈妈如何疏导,才能让被欺负的孩子有安全感?妈妈如何做,才能让孩子变得强大不再被欺负?本书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,教会妈妈一些小妙招,让妈妈引导孩子变得强大,不再做“受气包”。
○宝贝,为什么总是你?——分析孩子变“受气包”的原因
○过来,妈妈抱抱你——要非常理性地对待你被欺负的孩子
○不要怕,妈妈教你怎样不受欺负——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
○你要和小朋友好好玩儿——教孩子融入群体,不孤立自己
○是有必要跟老师聊聊了——亲师配合,让孩子重获安全感
【精彩书摘】妈妈,他们总是欺负我
——幼儿园中各种不可避免的正常冲突所谓欺负,意思是用态度、动作、言语等对对方的身体、精神造成伤害的一切行为。这是一种非常恶劣的行为,所造成的伤害可能长时间都不会消除。
所以当上幼儿园的孩子告知我们,“妈妈,他们总是欺负我”,我们需要进行一番思考,在幼儿园里,我们的孩子所理解的“欺负”,是真的如这个词的本意所表现出来的那样吗?
来看这样几个小例子:
第一个:
到了玩滑梯的时候了,在老师的安排下,孩子们排着队一个一个地登上滑梯然后再滑下去。但是有一个高个子的小男孩,因为跑得快,身体也壮,有时候就会挤占前面动作慢的孩子的位置。没有按顺序登上滑梯的孩子们情绪不一,有的表示无所谓,排在后面继续等,但有的就很不高兴。其中一个小女孩就表现得很难过,等到离园的时候,她委屈地告诉妈妈:“妈妈,今天滑滑梯的时候,有人欺负我了。”
第二个:
玩玩具的时候,两个小朋友看上了同一个积木,一番争抢后,其中一个小朋友抢到了玩具,开心地去搭自己的积木了,另一个小朋友委屈极了,当时就哭出声来,边哭边向走过来的老师告状说:“她抢我的积木,她欺负我!”
第三个:
要领取加餐了,老师招呼孩子们排队,大家争先恐后地向老
师跑去。站在排头的孩子刚站稳,后面跟上来的小男孩不小心往前一撞,就用胳膊打到了排头孩子的脑袋。排头的孩子捂着头,疼得眼泪都掉下来了,委屈地对着后面的孩子喊道:“你为什么要欺负我?打我干什么?”
类似这样的事情,在很多幼儿园里几乎每天都会发生,而这些孩子们提到的“欺负”,仔细去想的话,并不能算是真正的欺负,而应该说这些都是幼儿园中不可避免的冲突。
进入幼儿园之后,孩子们就要开始经历集体生活。一群在家里原本可能都是“一枝独秀”的孩子,忽然就要经历“完全平等”的状态,大家在一起吃饭、睡觉、喝水、玩耍,都要统一听从指挥,在做很多事的时候讲求规则、顺序,讲求分享、合作。当孩子不熟悉这样的生活方式,不能很快适应的时候,就会出现冲突。
同时,幼儿园的孩子各方面的成长都在继续,所以他们会出现站不稳撞到人、跑得太快碰倒东西、不小心伸手抓伤对方、大嗓门哭闹影响别人等各种表现。因为成长还在继续,孩子的有些表现可能会不小心波及其他孩子,有的孩子在受到这样的波及时,便会心生不快,产生一种“我被欺负了”的感觉。
产生这种感觉的孩子,都还处在一个适应的过程当中,他们还没有完全熟悉幼儿园的生活模式,也还正在认识并逐渐熟悉那些规矩、原则。所以当孩子告诉我们受欺负了的时候,我们应该考虑他此时的年龄及身处的环境,不能一上来就简单地认为孩子受了委屈。
而且,幼儿园里这些因为正常冲突带来的“委屈”,恰恰是孩子需要经历的,他不可能一直成长在成年人的保护之下,他需要自己学着去适应群体生活,学着在幼儿园这个小社会里,逐渐感受集体生活的状态,并让自己融入集体,和更多的孩子成为好朋友,从而度过愉快的三年时光。
……
精彩书评
- 上一篇:《微笑,清晨》 2020/12/11
- 下一篇:百年瞻顾谋治国——读习近平《谈治国理政》 2015/4/2